地,阴,有,方,血,下,内,降,杀,沉,夜,静,重,湿,五脏。太阳病,头痛发热,身疼腰痛,骨节疼痛,恶风无汗而喘者,麻黄汤主之此承上条而详言其证、以出其治也。
是故用针者,察观病患之态,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,得失之意,五者以伤,针不可以治之也。故设问曰:病有得之一日,起初之时,不见发热,而但见恶寒者,何病也?
太阳之邪,乘胃宿食与燥热结,谓之正阳阳明,不大便,内实满痛,名胃家实者也;太阳之邪已到少阳,法当和解,而反发汗利小便,伤其津液,少阳之邪复乘胃燥,转属阳明,谓之少阳阳明,大便涩而难出,名大便难者是也。窃思经文中既云然后下之,此专指大便而言,若利小便,则不言下矣。
地,阴,有,方,血,下,内,降,杀,沉,夜,静,重,湿,五脏。若脉浮数,邪势欲传于里,亦不妨略证而详脉,无汗,可发汗,亦宜麻黄汤。
伤寒服汤药,下利不止,心下痞□,服泻心汤已,复以他药下之,利不止,医以理中与之,利益甚;理中者,理中焦,此利在下焦,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,复利不止者,伤寒服汤药,下利不止,心中痞□者,误下之所致也。今水去而渴,与水逆而渴不同。
但世远残阙,多编次传写之误。脉细数,少阴邪热之脉,咽痛,少阴邪热之证;误下邪陷少阴,法当从少阴治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