盗汗者,睡中乃出,醒则止矣。良以表热不退,多用发表;口渴烦渴,多用清热。
加生甘草泻心火,制苦寒。阳明之热,外不得汗解,内不得小便泄,故懊身黄。
未太阳病,以火薰之不得汗,其人必躁,到经不解,必圊血,名为火邪。若但结胸无大热者,此水结胸胁也。
若见下症,加玄明粉。盖热气欲出,直从肛门而出。
若知此汤自与冬时即病之伤寒设,不与过时之温暑设,则无此论矣。若不量力,私于亲故,或见利而动,轻易玩弄,视人命如草芥,非君子之用心也。
若寒热口苦,此湿热伤于少阳也,先用柴胡汤,后用黄芩芍药汤,河间芍药黄连汤。 虽别有口燥渴,心烦,背微恶寒者,乃属太阳证而非三阳合病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