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反下之,动数变迟,膈内拒痛,胃中空虚,客气动膈,短气燥烦,心下懊,阳气内陷,心下因硬,则为结胸。伤寒汗不得出发黄,今发汗已,身目反黄,此非淤热,乃阴黄病,当于寒湿门求治。
在厥阴,倍生地、白芍药;在少阴者,倍生地、黄柏、黄连;在太阴者,倍当归、黄芩。若小便自利,兼有身黄目黄,如狂喜忘,漱水不得下咽等症,即是蓄血,急以桃仁承气汤、抵当汤下之。
此条言微热而渴,又见脉弱,则邪衰正复,故令自愈。故以干姜、半夏辛散心下所伏之水饮,先散中焦,续得麻桂、细辛引拔水引,作汗出表,不使水邪干肺喘咳。
脉浮,太阳也。又云脉浮而迟,迟为无阳,不能作汗,身必痒,此阳虚人外冒表邪,不能作汗外解,用扶元发汗者。
此申素有痞气之人,今痛引入小腹,下连阴筋者,名脏结之死症。阳明少阳合病,必下利。
症不宜大下,故加甘草。胁满,少阳也;干呕,少阳也;往来寒热,少阳也。